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电子仪器行业协会防静电装备分会!请您登录 免费注册

相关公告

联系我们

联系人:李彬

电话:010-68647410

Q Q:42643984/p>

邮箱:42643984@qq.com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东大街28号雍和大厦A座801室

意见建议

新常态下的宏观政策思考 (下)
日期:2014/11/20 访问:

 

新常态下的宏观政策思考 (下)

作者: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王健  杨镇瑀

 

二、货币政策定式化丌利亍经济稳定增长

     金融危机之后,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央政府曾大刀阔斧地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大幅提高信贷数量,向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其结果是透支未来经济增长动力,引发未来高涨的物价,因而遭人诟病。政府过度刺激经济确实会带来若干不利后果,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经济困难时期“讳疾忌医”,经济政策继续持偏紧模式,而不做出相应调整。

数据来源:CEIC

 

     实际上,经济政策裹足不前,不因时而宜,同样会对经济造成伤害。在经济困难时期,市场流动性往往会减少,偏紧的货币政策会加剧流动性的匮乏。同时,通胀隐忧减少,通缩压力反而出现,固化的货币政策会造成期间真实利率不降反增的局面,企业投资成本增加。

     此外,在经济困难时期,市场预期本身会过于悲观,而偏紧的货币政策会加剧市场的悲观情绪,增加经济下行的压力。

数据来源:CEIC

 

     现阶段,我国经济就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同时货币政策偏紧的困境。前面已经指出,一系列的经济指标均反映出我国经济现阶段面临着危机后最严峻的时刻,经济增长处在非常艰难的时刻。但货币政策却停留在过去,基准利率长时期没有变动,存款准备金率维持在高位,货币供给量增速趋于下降(如图 15 和图 16 所示),其结果是资金供给不足,真实利率偏高,对现阶段经济造成诸多负面效果。

数据来源:CEIC

 

     第一,真实利率偏高会逐渐挤掉实体投资,反而增加虚拟经济投资。在经济下行的过程中,实体投资回报率通常偏低(如图 17 所示,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累计利润与成本之比在年初遭遇严重下降),造成企业不愿意进行实体投资,而去搞虚拟经济投资,而偏高的真实利率会进一步加重这种倾向。

     现阶段,我国物价水平已经进入下行通道,尤其是 PPI 已经长达 31 个月位于负增长区间,长时期维持不变的基准利率意味着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实际上在经济困难时期面临着上升的真实利率,真实利率偏高造成工业企业逐渐脱离工业投资,转而进行房地产、金融业等非实体性投资,影响经济健康发展。

     第二,高基准利率带来地方债发债成本高,一方面造成地方政府融资难,积极的财政政策难以有效实施,另一方面会推高社会资金成本。政府发债利率高,债务利息负担重,进一步发债受限。政府资金受到约束,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捉襟见肘,基建投资遭到负面影响。

     另外,由于地方政府发债对利率并不敏感,在基准利率偏高的情况下,仍旧会以较高的利率发行一定数量的债券,吸收社会资金,引起社会其他经济主体获取资金的利率进一步上升,因而进一步抑制企业投资和耐用品、住房等的消费。

数据来源:CEIC

 

     第三,面临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和存款基准利率,银行的资金成本高,限制了银行根据市场情况调整贷款利率的能力和意愿。据估计,在现有存款准备金率下,银行的资金成本约为其贷款利率的 0.9,而同时受制于存款基准利率,资金成本难以降下来,贷款利率也难以实质性下降(如图 18 所示,现阶段的贷款利率维持在高位),信贷难以随之增加。

     第四,企业筹资难,尤其是中小企业筹资更难。经济增长发生困难,偏紧的货币政策造成资金供给相对不足,企业可获取的资金数量相对减少。而且,我国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在获取资金能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资金供给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国有企业仍旧比较容易满足其自身的资金需求,而中小企业获取资金的能力反而进一步受到削弱。这样,即使中小企业有良好的投资机会,由于资金的约束而难以实现,最终汇集成的总投资就有增长乏力的表现。

 

三、降低货币增速“去杠杆”事不愿违

     近几年,政府一直致力于经济的去杠杆,企图通过压低货币供给增速的方法来达到经济去杠杆的目的,但却事与愿违。事实上,近几年在 M2 增速下降的同时,M2 与名义 GDP 之比逐年上升。从时间上看,可以将 2002 年至 2013 年分为三个阶段(图 19):

     第一个阶段为 2002-2007 年。 M2 增速均值在 18%左右,期间 M2 与名义 GDP 之比表现平稳,而且 M2 增速与 M2/名义 GDP 趋势大致相同,即 M2 降速, M2/名义 GDP回落,反之则 M2/名义 GDP 上升。在这一阶段,降低 M2 增速可以达到经济去杠杆的目的。

     第二个阶段为 2008-2009 年。为应对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冲击,信贷放量,M2同比猛增至 28.24%, M2/名义 GDP 剧烈上升,从 1.50 上升到 1.75,经济的杠杆率急剧增大。

     2010 至今则为第三个阶段。 货币政策从危机时的极度宽松措施转向稳健风格,期间货币供给量受到严格控制,M2 增速逐年下滑。按照第一阶段的逻辑,M2/名义 GDP 也应该随着 M2 增速的下降而回落,但实际情况却表现为 M2 增速下降的同时 M2 与名义 GDP 之比逐年上升,经济的杠杆率并没有随着 M2 增速的降低而减少。

     这意味着,在现阶段,降低 M2 增速不仅不能实现经济杠杆率的降低,反而会使经济增长遭受进一步的伤害,徒增经济下行的压力,实为得不偿失之举。因此,在现阶段银行体系对经济提供资金的功能得到强化,经济对信贷依赖增强之即, 

 
 
 

京ICP备140064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