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电子仪器行业协会防静电装备分会!请您登录 免费注册

相关公告

联系我们

联系人:李彬

电话:010-68647410

Q Q:42643984/p>

邮箱:42643984@qq.com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东大街28号雍和大厦A座801室

意见建议

产业共生 如何实现 ? (上)
日期:2014/11/3 访问:

 

产业共生 如何实现 ? (上)

译自:2012 年 10 月 22 日【美国】http://www.eoearth.org/
编译: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李彬

 

     产业共生是产业生态学这个新领域的一部分。产业生态学原理涉及从产品、工厂直至国家、全球层面系统内的不同比例的物质流和能量流。产业共生聚焦于这些贯穿业务网络和本地及区域的“流”,并将其作为实现产业生态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产业共生采用把传统的单独产业进行集合的方式实现竞争优势,这涉及到物质、能源、水和副产品的交换,其关键是地理距离的毗邻带来的合作与协同的可能性。

     产业共生的概念产生于丹麦的卡伦堡,那里建有一个相互影响的公司群构成的发达网络。卡伦堡最基础的部分包含一个石油精炼厂、一个发电站、一个石膏板工厂和一个医疗公司,这些企业共同使用地下水、地表水、废水、蒸汽、燃料,甚至交换大量副产品作为其他工序的原料。

     实现了高度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益后,给人员、设备、信息共享带来了一些其他实实在在的利益。世界上还有许多其他的产业共生的例子,它们说明了这个概念是如何被运用的。

     本文提供了产业共生及相关概念的明确定义, 并讨论了产业共生的诸多元素,比如能源和水的串联使用、联合生产以及物质交换,重点是产业共生如何实现。

 

产业共生及相关概念的定义

     产业共生的概念源于生物社区的互利共生。互利共生是指两个以上不相关的物种以一种互利的行为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同样的,产业共生是基于区位的能够实现集体利益大于个体利益之和的不同生产实体之上的。这样的协作也能够在参与者之间增加社会资本。正如上文描述的各种“流”,这样的共生并不一定只发生在工业园区的边界之内,尽管我们习惯使用“生态工业园区”去描述这样的组织构架。

     同时,产业共生及生态工业园区的利润增加,大量其他的一些平行的踪迹的前进也可能被广泛地解释为绿色发展,其中包括住宅、商业、工业和社区发展等源自可持续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社区和智能发展的概念。生态工业或可持续工业的发展在这方面减小了主要对工商业特别是农业活动的依赖,业务合作包含物质、水、能源的交换或共享符合产业共生的组件。

     资源交换有三个基础条件:

     1.副产品再利用——交换两个及以上工厂的特定物质产品作为某些产出品的替代品或是作为原材料。这些物质交换部分也被称为副产品交换,副产品协同作用,废物交换,还被称作工业循环利用网络。

     2.实体/基础设施交换——联合使用和管理普通的通用资源(如能源、水和废水)。

     3.联合提供服务——跨企业满足共同需要的对其他辅助活动的需求 (如消防、交通和食品供应)。

     和工业园区的概念相似,生态工业园区是指在特定一块园区内实行生态工业发展。一个生态工业园可以包含许多生态学的目标,拥有减少整体环境影响的机制,节省物质和能源,培育合作实现资源效率和环境友好型的管理。工业不动产和生态工业不动产的概念在亚洲较为常见,这还包括组成园区的工人聚集区及周边所居住的工人组成的社区。

     Gunther Pauli 提出了一个相似的流行提法——零排放社区,以强调走可持续工业发展道路。农业联合会发现传统农业合并实现了副产品的循环重新利用,但是产业化的农业却变得更加一次性、消耗更多材料、沉积更多废弃物。因此,许多零排放研究人员认为,由至少两个生态子系统组成的联合共生系统只不过是减排和农业副产品利用这个整体过程的一个部分。

     一些人提到生态工业网络涵盖一个广泛的范围,包含整个体系中的环境友好行为和经济活动,如经济集群效应。它是指一组部门相关业务,涉及产品生产和使用,就像美国北科罗拉中部的家具产业集群。生态工业集群的概念则是用于描述相同或相关产业公司之间在环境友好方面的相互协同效应。在过去数十年间,部门相关的公司组成的工业园区内的公司产业污染物总量减少取得了很大成功,例如纸浆和造纸,制糖,纺织和塑料。

     尽管数个世纪以来,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已经成为工业的一个重要部分,但集中于环境方面却是最近的事情。在 1989 年的一篇基础性文章 industrial ecology 中,Frosch 和 Gallopoulos 将这个重要的概念描述为工业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消耗达到了最优化,一个工序的废水可以作为另一个工序的原材料。其他人扩展了这个生态系统的概念,把相关的工业活动看作一个食物网,而大量的边角料再利用活动就是这个生态系统的“腐食动物”和“细菌分解者”。

     在任何一个多学科领域,例如产业生态,都集中了许多来自各个学科的分支和原始研究方法。直到 1990 年代早期, 关于卡伦堡生态工业园的第一篇文章发表,产业共生的研究才流行起来。产业共生的一个起源是化学工业,其随着工序的推进嵌入了物质的内在价值。

     前述的其他概念源自生态学、农学、工程学、经济地理学和商业经济学。热电联产、效益共享已经在工程、环境和经济领域得到证明。的确,在激励这种关系形成中,私有部门见证了成本效应的驱动力量,而城市规划者、经济学家、不动产开发商也在强调在土地使用、社会和环境方面以及空间区位分布上提升协同效应。

 

卡伦堡和自组织共生

     产业共生的模型首先在工业区卡伦堡实现。尽管它在持续地演进,在这个共生系统的参与者中当前还是有 20 种交换发生,涉及到水,能源以及各种各样的能成为其它流程原材料的剩余材料。

     通过双边合同安排参与公司之间的每一个交换。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共生不是基于一个规划好的过程,而是基

 
 
 
 

京ICP备140064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