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电子仪器行业协会防静电装备分会!请您登录 免费注册

相关公告

联系我们

联系人:李彬

电话:010-68647410

Q Q:42643984/p>

邮箱:42643984@qq.com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东大街28号雍和大厦B座502室

意见建议

德国制造业的行业特征与政策导向 (上)
日期:2014/10/17 访问:

 

德国制造业的行业特征与政策导向 (上)

编译: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王敏

 

     从 2011 年在汉诺威工业展上提出“工业 4.0”的概念,到 2013 年工业 4.0工作组发布《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关于实施工业 4.0 战略的建议》 ,再到 2014年 10 月 10 日中德双方发表 《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德国制造业的动向一直受到高度关注。本文试图对德国的制造业的行业特征与政策导向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一、 德国制造业的行业特征

     全球制造业领域的竞争正愈演愈烈。美国通过推进“高端制造业”计划来重振制造业,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在全球制造业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正迅速提升。德国在倍感压力的同时,也不断强调制造业在本国的基石地位,并通过战略调整指引企业积极争夺国际制造业竞争制高点。

     (一)制造业及其分支行业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图 1 2012 年德国各经济领域占国民生产总值份额
数据来源:联邦统计局

 

     德国制造业在经历了在 2004 年到 2008 年这段时间的高速增长之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订单量和生产量急剧下滑。但很快在 2009 年年中开始回升,成功走出了危机的阴影。

表 1 和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十大部门发展情况(2010 年)

资料来源: German Trade and Invest, The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Industry in Germany, 
Issue 2011/2012, pp. 3,pp.9

 

     以机械设备制造业为例。2010 年,该行业的销售额比 2009 年增长 8%,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企业的努力,以及企业、协会和政府之间的密切合作。

     德国注重创新性制造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对复杂工业过程实施专业化管理,保证了德国制造业在全球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德国拥有强大的汽车和机械设备制造业,在嵌入式系统和自动化工程方面也颇有建树,这些因素共同奠定了德国制造业的基石。

     从联邦统计局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制造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远远超过20%,制造业在德国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另外,制造业的绝大部分分支领域,也处于世界领先行列。以机械设备制造业为例,它的行业分支,无论是机床、建筑机械和纺织机械等整机部分,还是轴承和变速箱等机械零部件,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德国贸易和投资署 2011 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在德国近 90 个机械设备制造部门中,有 17 个部门处于世界领先行列;以营业收入来衡量的话,电力传输工程、材料处理技术、通风技术、机床设备和农用机械等 12 个部门位居世界第一位。正是这些主导性的分支部门,构成了行业的整体竞争优势。

     (二)积极应对能源、资源、气候压力,在技术研发方面不遗余力

     德国制造业在技术研发、追求创新方面不遗余力。以机械设备制造业为例,2007 年, 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全行业科研投入 47 亿欧元,创新投入 107 亿欧元,占其销售总额的 8%。2008 年, 在创新方面的投入为 130 亿欧元,与十年前相比大约翻了一番。2010 年,德国的机械设备制造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支出达到 52 亿欧元。欧洲专利局大部分的机械制造专利申请都源自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成为德国最大的工程师聚集地,2010 年德国约有 167500 名工程师在机械制造领域工作。

     气候变化、资源短缺、人口增长,都对制造业带来挑战,为此需要寻求新的解决方案与技术创新。另外,全球客户都对高效、资源环保型生产和工艺技术提出了要求,以应对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这些需求为德国制造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制造业作为提高能源效率的关键环节,担负着能源转换、能源利用等领域的产品和技术供应,同时对于实现德国长远的能源政策具有深远意义。高效、环保、高技术含量的制造业在未来将会具备非常大的市场潜力。

     (三)出口创汇能力强,欧盟和中国是主要出口目的地

     受资源禀赋和市场狭小的制约,德国制造业从一开始就主要依存海外市场,出口成为增长的首要引擎。以出口为导向,是德国制造业的一个典型特征。德国的机械设备制造业出口市场广阔,有四分之三的机械设备产品销往国外。在机械设备制造业的 32 个行业分支中,有 17 个行业分支德国居于全球市场首位,8 个行业分支中位居世界第二位。

图 2 主要国家机械出口贸易份额
数据来源:德国统计部门,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

 

     德国制造设备的出口目的地,最重要的当属欧洲。欧洲 37%的机械和设备是在德国生产的,德国超过 40%以上的产品销往欧盟 27 国,这其中,欧洲统一市场和标准功不可没。根据 2010 年的数据,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有将近八分之一的产品出口到中国,五分之一的产品销往意大利、俄罗斯和东南亚,与美国的出口贸易也发展迅速。

     同时,许多因素也影响着德国制造业的发展,如欧洲内部统一市场的形成、有效的 WTO 贸易体系的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达成、在第三国市场的知识产权保护等。

     (三)中小型企业构成行业基础,销售网络是生产企业的强劲支撑

     德国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家喻户晓的国际化龙头企业,更不能忽视中小型企业为产业发展做出的贡献。

     德国的制造业企业以中小型为主。以机械设备制造为例,只有 2%的企业拥有员工超过 1000 人,很多机械公司为私人所有的家族企业, 以小批量产品制造为主,受规模约束,无法进行多元化经营。为保持竞争优势,他们在生产技术和研发能力方面狠下功夫,产品大多“又精又专”。只有几个专业领域的标准产品, 如轴承,是以大批量进行生产的。德国的机械设备制造业凭借其两万多的产品类型和较高的技术水平,排在世界首位。

     机床行业作为德国的机械工业五大分支之一,一直是德国制造的骄傲。现在,德国机床在质量和技术上也是毋庸置疑的领导者,其中重型机床、精密机床,以及金属成形机床制造尤为突出,约 60%的机床为数控机床,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高、精、尖的形象。

     目前,在机床制造领域处于世界前 10 位的都是德国企业,如德国通快集团、吉迈特公司、舒乐集团等。吉特迈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金属切削机床制造商,在欧洲拥有十个工厂,不断追求技术创新和生产、物流优化。在生产企业的背后,是强大的全球销售网络,其下属的德马吉销售及服务公司在全球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办事机构。

     上海的第一家欧洲境外工厂已于 2003 年正式竣工投产。1923 年创建的德国通快集团,最初只是一个普通的生产电动工具的家族小企业,现已成为机床、重型机床、激光技术、电子产品,以及医疗技术开发领域的全球领导者。通快集团看好中国市场的良好发展前景,自 2000 年开始在中国投资,先后在江苏、广东等地建立 7 家子公司。

     通快公司在中国 20 多个城市设立了销售及售后网点,目前已在中国安装的机床数量超过 2000 台。舒勒集团创立于 1839 年,1852 年开始生产金属加工机床。集团为金属加工行业提供机器、生产线、模具、工艺和服务,同时也是铸造技术领域的市场领袖,拥有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冲压线。为响应工业 4.0 号召,今年新推出了新一代横杆机器人。横杆机器人配备了工艺数据界面,并作为检测手段报告错误数据,在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未完待续)

 

 

 

 

 
 
 
 

京ICP备140064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