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公告
联系我们
联系人:李彬
电话:010-68647410
Q Q:42643984/p>
邮箱:42643984@qq.com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东大街28号雍和大厦B座502室
意见建议
汽车产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 |
日期:2014/9/2 访问: | |
汽车产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 从硬件设备向软件服务转型
译自:2014 年 7 月 25 日【英国】计算机世界
软件安全专家警告汽车产业企业,要多学着在联网机动车系统崩溃以前通过供应链网络进行软件补丁升级。 荷兰内姆亨大学电脑安全专业教授 Bart Jacobs 指出,汽车制造商当前正经历着“从硬件设备到软件服务”的激烈转变。 近日一篇名为《宝马联网驾驶(ConnectedDrive)系统瘫痪》的报道正好印证了他的看法。这篇报道指出,在宝马“联网驾驶”软件系统升级过程中进行了欧洲用户数据迁移,但是尔后,英国地区的联网驾驶软件全部断线。 对于宝马的消费者来说,这次事件带来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不便。但是,现如今, 软件程序对于机动车来说, 更像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这对于 IT 行业来说是一个非常明确的警示信号: 车辆生产企业的 IT 部门, 应保持联网车辆的操作系统随时保持在线状态和监测安全系数。 如今,车辆制造商还沉湎于机械制造技术所创造的辉煌。 机动车产品的开发周期大约为 27 个月——这与软件产品的开发周期长度形成了明显对比。汽车产业将打破这个传统,将这些长短不一的开发周期统一结合起来。但是著名半导体制造企业 NXP 的机动车业务负责人 Lars Reger 并不确定一切已经准备就绪。 “产品必须具备升级能力,并且能把概念放在合适的地方。我销售机动车的想法在未来十年内都不会实现, 这个想法可能在这个领域行不通。 ” Reger 说, “NXP的补充产品必须要贯通整个供应链。 ” 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如宝马、 通用汽车和大众等, 都有在售的联网车型。其余的厂商至少也都在研发联网车型。 在 BYOD(自带设备)领域比较有建树的大型企业(例如福特),其消费者就能通过自己的设备连接车内网络。与其为消费者提供整套的连接产品,汽车设计人员更倾向于在车内安装嵌入式调制解调器(embedded modems) ,用以识别外接设备。 机动车将会使用外接设备的操作系统, 这样与车辆和交通信息等有关的 app就能通过汽车仪表盘的界面显示出来。
BYOD —— 是一种责任吗? “汽车爱好者现在已经开始将发动机控制单元(Engine Control Units)应用在设计中,但是随着车辆的联网程度越来越高,这些发动机控制单元对于维护车辆信息安全度来说越来越重要。 ”铁闸计算机信息安全公司( Portcullis Computer Security)研究部主管 Tim Brown 说。 随着 M2M(Machine to Machine)服务的数量有所增加,现在的黑客对袭击硬件设备也非常感兴趣。 从历史角度来看, 黑客的成功得益于他们的对手缺少相应的知识, 但是现在,物联网应用越来越普遍,这已经不再是最主要的矛盾焦点。 现在,研究人员需要以如何防止硬件设备被黑客攻击作为研究的重点。
| |